我想了解一下回收行业,但是发现这个行业也不写书(零售业也不怎么写书),找了半天找到了《废物星球》这本书,讲的主要是金属回收,书挺厚的是类似于纪录片那种的书籍,从里面挑出来有价值的点很难,最终帮助也不是很大,既然看了,就记一下信息点。
- 回收业每年营业额大约是5000亿美元,约等于挪威的GDP,回收业从业人员仅次于农业。
- 回收业是一个全球化产业,其实主要是发达国家输出,发展中国家输入。全球化也是最环保的,例如美国不需要那么多铜,如果不运到中国,那就只能填埋。
- 原材料需求、消耗和循环再利用是牢不可破的关系。再利用包括二手商品销售,一部分是原材料分解。但本书集中于废金属的回收和分解。
- 本书举的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圣诞树,过完圣诞节都回到了中国广州石角镇,在那里有工人把铜剥离出来。不同的回收物,是在不同的工厂进行分解,分解出可再利用的原料,例如铜、塑料、纸。在哪里分解,主要取决于综合成本包括运输成本、人力成本;例如运输成本包含美国到中国的海运成本,以及分解后到工厂的成本,铜在中国分解也是因为中国大量需要铜,如果是美国需要铜,可能就不会在中国分解了。
- 书中没讲,但我感觉废品回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,实际已经是一个很高效的行业(感觉类似于新发地看起来很LOW实际很高效),分工很明确,并不断自我迭代。但是,废品回收很多时候也是个信息不对称的生意,而且大的机会都来自于信息不对称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玖龙纸业的发展主要是抓住了中美贸易顺差,导致货船返航中国的货运成本很低的机遇。
- 从品类来看,美欧汽车的回收再利用率贴近100%,而纸的再利用率是65%。从渠道来看,从家庭和办公室回收的废品只占废品行业的小部分,大部分来自于工厂、矿场等。
- 废品分解行业即专业又不专业,行业实际上已经有大量的专业设备,例如传送带可以自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、气枪、风等对废品进行分层分拣,但同时也有大量工作需要人工做。
- 和其他行业一样,废品行业也是有地域的,例如中国收垃圾的是四川人,做废品回收生意的小贩来自河南,收废品的商人是河北人,我不太理解这几者的区别是什么,感觉一层比一层高吧?
- 80、90、00年中国铜产量来自于废旧金属的比例是为22%、38%、74%,但是现在(约15年)已经降低到了52%,主要是铜废料的价格涨幅高于开采铜的价格。
- 北京的废旧塑料之前主要是在文安县分解,导致文安县污染很严重,后来被一任书记封杀了,然后分散到河北各个地方。
- 1960-2010,美国回收再循环废品量从560万吨到了6500万吨,但同时制造垃圾数量从8100万吨到了2.499亿吨。
- 不同品类的可重复使用次数:纸类的单张纤维可以到6-7次的加工(没说多张什么的,我也不懂),很多塑料只能1次(没具体说不同的塑料类型),铜可以无限次复用。
- 本书主要说了铜,但各种金属都可以回收再利用,例如钛金属可能来自于飞机发动金的碎屑,用于制造烟花。
- 08年,中国生产垃圾3亿吨,美国2.5亿吨;但从人均美国是中国4、5倍,以纸为例,美国是296公斤,中国45公斤,印度8.5公斤。
- 越有钱的人制造垃圾越多。
以上是要点。为了避免信息遗漏列一下各章的内容点,顺便吐槽下:此书结构很差啊。
- 煲汤工厂:主要介绍了一个垃圾回收工厂,有很多技术,三十六条分拣线用于分拣出不同的东西,工厂负责人认为垃圾分解是煲汤,是一个持续的融合的手艺。
- 翻掘黄金:主要是讲了一个美国人伦纳德进入行业的故事,小时候捡垃圾赚了钱,后来发现在工厂能搞到更多垃圾,再后来因为信息不对称(买方出很高价格)赚了18.6万美金,然后买卡车设备招聘员工把规模做大。
- 蜂蜜大麦:主要讲废金属行业的分类标准以及命名,例如大麦意思是裸铜线。
- 漂洋过海:主要是说非金属到了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。
- 载货返航:主要是说贸易顺差带来的返航成本低。
- 肮脏的繁华:本章讲二手电子用品行业,手机电脑什么的。
- 掘金美国:主要是讲在美国到处收购废品。
- 非金属行家霍默:啥也没讲。。。
- 影子行业:讲文案塑料回收,不知道为啥叫影子行业。
- “再生党”:没什么新信息点
- 垃圾变黄金:没什么新信息点
- 金属分拣:没什么新信息点
- 风险投资:没什么新信息点
- 坎顿与广州:没什么新信息点
- 废物星球之都中国:没什么新信息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