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本文所说卖保险,其实就是卖期权。在期权交易中,一般认为买期权属于买保险,而卖期权属于卖保险。本文是对自己23年自己卖期权这件事的复盘,对期权不感兴趣的,可以直接退出。
2、太长不看版:
卖期权的利润不应该只看自己,而应该对比同等资金持有正股的话,盈亏对比如何。我本来觉得卖期权赚挺多的,但仔细算算,如果不考虑期权的杠杆,还不如直接买股票。
当然考虑杠杆的话,同等资金占用,23年卖期权收益是持有股票的几十倍,但如果亏的话也是亏几十倍。
保险公司的核心是精算,卖期权其实也是一样。
市场的报价并不总是利好卖方的,实际上从过去2年看,卖SPY的短期PUT,远不如持有正股。(但其他标的,或股价低时才卖,或远期期权,则可能有理想收益)
之所以有上面的情况,我的猜测是:市场价格本身已经把杠杆率给计算进去了
以下为正文:
本来是想嘚瑟的,一复盘,发现自己一直在努力做傻子。
一、前因
在一个朋友介绍下,大约18年就了解到期权,也学了基本原则,例如「看多买Call,不看多卖Call,看空卖Put,不看空卖Put」。也曾小试,忘记了结果如何,估计是主要嫌麻烦,后来就懒得折腾了。
再后来,应该是受大道卖PUT、大牛猫滚IC的启发,也许是觉得专业的投资人都善用期权获得额外收益,自己也该当回事?总之,23年之后,开始正经交易期权(本来想说玩的,还是觉得该正经对待投资)。
二、准备
我的考虑是几个点
1、专业的投资者(例如大道),都是绝不买期权,但允许卖期权。他们把买期权看作是卖保险(另一个说法是赌博),而把卖期权看成开卖保险(另一个说法是开赌场)。开保险公司这事儿我喜欢,一听就很赚钱。
2、考虑到是卖保险,那这本身也是一门生意,说生意感觉有点大,最终是想,不如当成一个副业来看待。
3、考虑是副业,首先,一年或者一个月开张一次不合适,不如每天都开张,显得生意兴隆;其次,得记个账,显得正规。
4、考虑到是萌新保险经理,没有经验,所以,首先,要选择比较稳的标的,一是的是自己熟悉的,二是标的本身股价波动不要很高,三是有足够的交易量。其次,规模不能太大,特别是需要考虑到期权是有杠杆的,具体对应美股,不考虑保证金的话是100倍的杠杆。
三、执行
综合考虑以上,最终选择的主要标的是SPY(标普500ETF),辅助的主要是苹果、微软,拼多多,对这几个的核心考虑是,就算全部被行权,心里也不会慌。
在具体操作上,主要是考虑萌新要减少风险,当时其实没仔细思考,到年末复盘来看,大概是用了总持仓5%的金额来做,考虑到杠杆,实际用的金额是0.05%,也就是说,假设某一天,总持仓是100万,当日保单对应的股票的总价值是5万,而实际占用的资金是500元。感觉可能略保守了一些,但保守些没什么错。
因为总金额比较少,那么只有两个方式,一个是长期期权单笔保费金额更大,一个是短期期权单笔保费金额更小,最终决定长短结合,具体来说,SPY是每日卖下周同日到期的期权,其他卖较为长期的,例如1个月后或者1个季度后。
准备里说了要做记录,以下是一笔标准的记账,包含:
1、操作时间:这笔保单是什么时候卖出去的?
2、标的:这个保单对应的股票是?例如SPY APPL
3、方向:后加的,最开始是只卖PUT,到23年4月开始也卖Call,原因是被行权后,不想直接卖了,琢磨着等个好价格,等不到就先赚个反向的保费。在表里,1是PUT、2是Call。
4、行权价,保单对应的行权价格,例如行权价是432,就是说到行权日期,价格低于432,就要被行权。
5、保费,就是受保人为这笔保单付出的保险费,不管受保人是否行权,保费都归保险公司。
6、数量,保单的数量,1张保单对应100股正股。
7、手续费,交给交易所的手续费。
8、当前价,标的的实时价格,用于。
9、汇总:实际的保险收入。=保费-手续费。
10、真实价格:=行权价-保费,意思是只要行权日不低于这个价格,保险公司就不亏钱。
11、缺口:=当前价-真实价格,如果 < 0,意思就笔保单要亏,具体金额*100就是预计要亏的金额。
12、会否:会不会被行权?=实时价格-行权价,如果 < 0,则变绿色,意思就是要被行权。
13、行权日期:到这个日期收盘,看保单会不会被行权。
14、行权:记录是否被行权
15、收盘价:对应的收盘价格,直接用公式提取出来。
16、盈亏:保单的实际盈亏情况,如果未被行权,盈利就是9里面的实际汇总收入,如果被行权,就是收盘价-
行权价-保费收入。
17、卖出:被行权后,就是要买入股票,但这时候还没有卖出,如果卖出,则标记为1。
18、卖出价:实际卖出的价格。
19、卖出盈亏:=卖出总交易额-行权总交易额,意思是行权后
20、FG:恐惧和贪婪指数。后面加的,有时候,例如说SPY已经涨到了历史最高,这种时候感觉卖PUT亏损概率很大,所以想找个依据,拍脑袋选了恐惧和贪婪指数,最初的想法是:极度贪婪时,不卖PUT,极度恐惧时,不卖Call。后来感觉这个指数毫无参考价值。
21、没有单独列,但需说明,实际收入=盈亏(保单利润)+卖出利润(持有利润)
实际公式比说明的复杂一些,例如卖Call被行权的情况,除了计算公式外,为了操作方便,还会加上条件格式,例如当前日期 > 行权日期,则标记特殊颜色提示处理。
整理的时候,发现有些列头用词不当,列的排序也不合理,修改了一下,不单独说了。
另外,再做几个透视表,用于统计不同标的、月份、方向的操作和损益情况。
四、结果
结果在年度总结里面说过了,数字就不再摆一次了。概述一下是:
全年卖了380个保单,其中卖PUT 251张,卖Call 139张。
最终看还是蛮可观的。整个这个事情用0.05%的资金(不严谨)贡献了XX%的年度盈利,但如果把收入区分为保单利润和持有利润(被行权买入股票,但没有立即卖,而是捂了一段时间后才卖),那么保单利润只贡献了X%,而持有例如贡献了接近XX%。
具体一些看,保单利润之所以只赚了那么少,主要是卖Call亏了不少,而卖Call亏,主要是卖Call被行权的话,计算方式是对比没被行权而继续持有情况下的盈亏。例如拼多多100元的时候以10元的价格卖10手拼多多110元的Call,实际拼多多到了140元,这笔交易如果看赚的话,是赚了20100,但如果算少赚的话,是少赚了20100。
之所以这么计算,是因为期权表格有个对应的正股交易表格,在正股交易表格里,会和期权交易一个对冲,也就是说,期权少赚的,就是正股赚的。
如果只看卖PUT,则保单利润大约是以0.03%的资金成本贡献了X%总利润。
五、复盘
单看以上其实挺好。我也一直以为挺好。。。→跳到最后最后看结论。
但开保险公司不是稳赚不赔的,我记得看大牛猫说,滚IC今年亏了不少钱。而我之所以今年在美股赚到钱,关键是美股大部分时间是在涨的,所以很多保单没有被行权,而被行权的,只要有耐心,反而可以获得额外的持有利润。
而如果股价一直下跌,例如今年A股的情况,就会亏损。
不过我一直想,其实没关系,因为,如果一笔资金,你不拿来卖PUT,也要拿来买正股,所以,只要卖PUT比买正股安全就好了,而安全就来自于:卖PUT一定是有折价的。
例如SPY现在价格是300刀,如果保单价格是5刀,则行权价无论如何不会超过305,可能是303,也就是相当于市场让你现在353–5=298来买入股票。
但是,换个思路,卖PUT的话,如果股价不跌,那最多也就赚保费,如果跌了的话,就要承受额外的损失,所以实际上也不一定比持有正股好。
我之前一直想计算一下,也确定可以计算,但一直懒得折腾。如今复盘,这个问题跳不过,就只能计算一下。
其实很简单,以SPY为例,卖PUT是滚动的,每天卖1手下周同日的,其实就相当于手上始终有500股SPY,那么只需要计算,一年滚动下来,持有500个SPY的盈亏和滚动卖PUT的盈亏就好了。
我印象里,SPY的折价很少很少,例如此刻股价是300,下周同日的期权,保单费用5元的话,行权价基本也就是差1元左右,也就是大致304元。我本来觉得这是市场平衡后的结果,按照市场报价,全年下来,卖方一定是划算的。
但实际看,以2023全年为例
如果持有500股SPY,收益是47245美元,而假设按照1元折价来循环卖500股SPY的PUT,全年收益是33842美元。
我又想,这是SPY一直涨,如果跌的时候,是不是卖PUT能亏的更少?所以我又用同口径算了一下2022年。
结果:持有500股SPY,亏损47640元,滚动卖PUT,亏损80777元。
所以,如果折价只有1美元,那无论SPY是涨还是跌,卖PUT都不如持有正股,涨的话赚得少,跌的话亏得多。
我又想,那是不是我记得有问题,实际折价不止1元,只要有问题,肯定有解决方案,我干脆
1、在卖PUT的实操表单里,加了个卖单当日的收盘价,假设行权价对应的都是当日的收盘价(实际当然不是,因为交易时间内期权价格也是随着股价波动的),折价是多少,最终算出来,平均折价2.3647,平均折价率是99.46%。果然,那么,99.46%的折价,总比持有正股好吧?
2、做了个卖PUT模拟器。直接计算不同折价下,收益和持有正股的比较,结论是,综合22、23两年的话,折价率低于99.38%的话,卖PUT才会比持有正股划算。。。
结论是,卖保单还不如直接持有正股(不过是假设22年的折价率也=99.46%,单看23年的实际折价率,还是稍微能多赚点的)。
但如前所述,如果是考虑杠杆率的话,在正收益情况下,期权收益估计是持有正股是几十倍。
所以以上的操作可能适合想使用杠杆以小博大的投资者,但我不考虑使用杠杆
六、所以
今年本来计划继续按照去年的策略执行,如今一看,很不靠谱。
新的策略还没想好,初步的想法是:减少交易频次,只在合适的赔率下卖保单。大概是两个点,1是在股价本身被低估,2是卖较为长期的。